武汉激光50年:技术创新有赖持久深耕|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常少华
近日,光谷激光领域领军企业组团参展武汉光博会。目前东湖高新区激光企业已达200多家,激光企业密度全国领先。2020年,激光企业总收入突破200亿元,并形成以自主研发为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近年来创下多个第一。
这是武汉多年深耕的结果。激光和武汉结下缘分,已有50年的历史。激光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新光源,被称为最快的刀,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通讯、信息处理、医疗卫生、军事、文化教育以及科研等方面。激光起初作为一项科研课题,由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在1971年构思建立。随后激光技术进入工业应用,催生出上百家激光企业。激光产业逐渐规模化,通过整合产学研资源,走向自主创新。如今,武汉激光产业在国内市场约占据50%份额。
武汉激光50年的历史,是中国激光历史的缩影。从1961年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研制成功至今,中国激光已走过60年风雨,在近十年发展尤其迅猛。激光产业作为服务型制造高新产业,在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下,大有发展前景,这会促进激光产业不断自我突破,走向高端化、精细化、智能化。激光产业在国内的布局如今也是全面开花,从长远来看,激光在科研和应用上有广阔探索空间。
近年来,我国激光产品国产化率不断提高、激光技术专利呈增长趋势。中国激光从跟跑到如今在一些应用上领跑世界,在技术和价格上有了竞争力,是60年来国家支持下产学研合力深耕的结果。放眼世界,激光产业不仅势头正盛,而且竞争激烈。目前,全球激光器产业市场发展迅猛,激光产品销售每年平均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并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这让中国激光有压力,更有动力。
回顾中国和武汉激光历史,不得不让人感慨,如今的累累硕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持久深耕。激光作为一项正在开掘的技术,激光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无数个技术难关要突破,它所应用的市场需求更是无穷。我们从历史中看到,科研成果的诞生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厚积薄发之功,它需要长期投入,需要耐得住寂寞。而把科研成果转化到工业应用上,又需要企业、产业、行业既要有耐心又有敏锐的市场嗅觉。
如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加快,要完成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质变,中国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强烈。面对机遇和挑战,这要求我们不只有决心、有斗志,还要有恒心、有定力,从十年、五十年、百年的时间维度去思考技术变革。让创新落地,不只需要思想解放、资源投入、政策支持等,也需要耐心深耕,把土壤培养好,把人才培养好,把生态培养好,持久发力,久久为功。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