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诞生史:爱因斯坦抽屉里的一摊纸如何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与物质互相作用技术理论,大意是物质的原子中,有不同数量的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在高能级上的电子受到某种光子的激发,会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上,这时将会辐射出与激发它的光相同性质的光,在某种状态下,能出现一个弱光激发出一个强光的现象。这就是激光——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理论来源。
那是一个物理变革与世界形势风云变幻的时代,一项又一项颠覆而惊人的发现发明不断问世,一出又一出的革命此起彼伏,世界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进步与发展。人们被更重大的事情吸引了注意,忙于探索,忙于参与,相较之下,激光理论并没有受到重视,很长一段时间里,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理论被搁置在抽屉里无人问津。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局势趋于平稳,勃发的消费需求刺激了应用性技术的发展,人们这才注意到锁在柜子里的受激辐射光放大原理,并开始投入其中。1953年,美国科学家汤斯通过加热氨分子的方法,激发出微波束,成功验证了理论。
1958年,汤斯和他的学生肖洛意外发现,将氖光灯泡发射的光照在一种稀土晶体上时,晶体的分子会发出鲜艳的、始终会聚在一起的强光。从这一现象入手,他们提出了激光原理,即物质在受到与其分子固有振荡频率相同的能量激发时,都会产生这种不发散的强光–激光。这一理论的出现,为激光技术投入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靠着这一发现,这对师生共同获得了196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应用理论的出现带动了激光研究的热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休斯实验室的科学家梅曼开始研究红宝石激光器,然而过程称不上顺利——当时的部分学界并不看好红宝石能作为制造激光的材料,连理论的发现者肖洛也支持这种观点,这致使很多人终止了红宝石相关的实验研究。此之外,梅曼当时的主管也反对激光器研究,好在梅曼从政府手上申请到了五万美元研究经费,研究得以继续。
梅曼在一年的时间里反复研究和测量红宝石的性质,最终发现红宝石就是制造激光的好材料——这位科学家在红宝石的表面钻上一个孔,并镀上反光镜,让红光从孔中射出,由此产生一条纤细的高能光柱,当红光照射而出的时候,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也就此诞生。功夫不负有心人,1960年7月,这台红宝石激光器宣告了激光理论的实现与应用,40年前黑板上的构想,终于成为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第一台激光器在美国诞生后不久,前苏联科学家巴索夫也在同年发明了半导体激光器,次年,伊朗科学家A.贾文等人制成了氦氖激光器。之后,相关研究在国内展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主办邀请钱学森为LASER命名(受激辐射光放大的英文全称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激光的英文就是全称的简写首字母LASER。),钱学森建议中文命名激光,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光量子放大器学术会经讨论后正式采纳了该建议,由此LASER正式翻译成激光。
之后的路程,就是激光开始走入工业应用,迸发出强烈生命力的征程了。时过境迁,当初被锁在柜子里的激光理论,如今已经在工业领域大放光彩,成为现代化产业最得力的帮手,高效精准的激光加工设备,深入渗透到了制造加工的方方面面,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激光的成功,离不开时代的呼应,更离不了开拓者们孜孜不断地探索,感谢先行者的努力,赋予了科技改变世界的能力。